不知道大家发现没?现在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矛盾:咱脑子里的“小剧场”和#XP 进化得贼快,五花八门,但现实中张嘴表达的能力,好像有点跟不上趟儿了!尤其那些自称“社恐”的小伙伴,这问题简直加倍痛苦!
想象一下: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实践,结果一紧张,脑子里想好的话全飞了,需求说不清,感受讲不明白,对方一脸懵,场面瞬间尬住,体验直接打折,甚至闹出大乌龙… 想想都脚趾抠地!
社恐,你不是一个人!
不知道啥时候开始,身边说自己是“社恐”的人越来越多了。这里得先说明白,社恐”跟“内向”还不完全一样。内向的人可能更喜欢自己待着充电。但社恐呢?他们可能心里挺渴望跟人接触的,可一遇到不熟的人或者新环境,聊天就累得慌,感觉像被掏空。
为啥这么累?说白了,就是怕被评价”的焦虑在作祟,有点像轻微焦虑症。有研究就发现,社恐跟熟人朋友在一起时,聊天自然得很,心跳血压都稳稳当当。但一面对不熟的人,立马进入“战斗or逃跑”模式——紧张、局促、心跳加速,能量疯狂燃烧!就怕自己表现得不好、不得体(其实,别人真没你想的那么在意)。
圈里的社恐,经常是这样的:
线上猛如虎,线下怂成猫: 群里开车稳得一批,表情包用得飞起,真见了面,手都不知道往哪放。
离了表情包不会说话: 表情包和梗图是命根子,一旦不能用,语言能力直接掉线,词穷得厉害。
深夜想爱,白天让人滚: 半夜在嗷嗷想谈恋爱“求勾搭”,真有人私聊了,秒变冷漠脸:“莫挨老子!”
理论王者,实践萌新:知识储备丰富得能开班教学(比如在咱这学的),但现实经验嘛… 咳咳,懂的都懂。
听一位女生讲,她和partner都是典型的“线上车神,线下秒怂”。更绝的是,因为线上聊得太嗨、太“懂”,互相给对方立了个“老司机”的人设! 结果线下实践,双双露馅——好家伙,原来是对口嗨王者互相高估了对方!
> 她说的故事:
半年前跟小A认识,聊啥都行,开车更是家常便饭。我俩属于飙车最猛的那俩,颇有点“棋逢对手”的意思。有次聊到XP,他说有点S倾向,我这个寡了一年半的抖M一听,瞬间狂喜!之后我俩私聊就越来越热乎,聊了俩多月,感觉火候差不多了。
实践前,我俩贼认真!对着那老长老长的“兴趣清单”(少说三百项),把喜欢的、讨厌的、想试试的、道具、部位、力度、安全事项、安全词… 掰开了揉碎了,确认得清清楚楚。心想:这准备够充分了吧?
结果呢?线下见面,我俩直接退化成了语言矮子!气氛那叫一个拘谨,跟线上判若两人。实践开始后,那种久违的快感和亲密感猛地涌上来,我一下子情绪上头,紧紧抓住他的手,哇地就哭出来了!
他看我哭得这么凶,瞬间慌了神! 一脸惊恐加疑惑,整个人僵住。看他这反应,我更慌了! 心想:完了完了,我是不是情绪失控吓到他了?冒犯他了?我哭是因为太爽了啊!我多想他这时候一把抱住我,继续啊…可我怎么解释? 要是他不理解“有人嗨到极点会哭”这事儿,我该咋说?越急越说不出话,越说不出话哭得越凶,尴尬得想当场给他磕个头…
我俩就那么大眼瞪小眼,僵在那儿。 空气凝固了,感觉脚下的地板马上就要被脚趾抠出三室一厅了!僵持了一会儿,他先打破沉默,拍拍我肩膀安慰:“那个… 你别嫌弃我经验少就行… 今天要不先这样?咱们以后再…慢慢磨合?”
他不仅没嫌弃我,居然以为是我在嫌弃他?!大哥!你误会大了啊!我对你满意得很!我不想停啊!可我脑子又宕机了…最后,我找了个借口溜了,只想逃离这大型社死现场。
一出门,我立马掏出手机,噼里啪啦一顿输出!把刚才所有憋着的话、真实的感受、为啥哭、想要啥…条理清晰地全发给他解释了——不是他的问题,是我当时懵了,嘴瓢了!他回复说,看我哭那么厉害,以为是他做得太差让我不满意了,吓得不敢继续,也不敢问…
我:“真没想到你现实里这么社恐…”他:“彼此彼此,我也没想到你也是…”
老湿说
沟通不仅仅是在开始前
很多人有个误区,觉得:“只要实践前把‘同意清单’和安全词沟通好,过程中喊个安全词就万事大吉了!”
但上面这个翻车案例告诉我们:事情没这么简单!SM过程中对同一状况的理解偏差、缺乏实时沟通和反馈,才是闹出乌龙和内耗的根源!这跟有没有安全词关系不大。
所以,给打算实践、但自认有点社恐的朋友们,在沟通上提几点小建议,都是实战经验,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:
1. ”别光线上聊,线下见面聊更靠谱!
很多人像故事里那对儿一样,线上互换个“兴趣测评表”,确认下项目就觉得OK了。但对社恐来说,线上聊得再嗨,线下突然进入“被审视”的实践状态,很容易懵圈、不适应。
建议:实践前,一定在线下多见几次,混个脸熟。找个相对安静又不至于太封闭的地方,面对面聊聊细节。这过程本身就能玩出羞耻感!想想看,在公共场合小声讨论那些“不可描述”的细节,对方不懂还得红着脸解释… 你描述个具体场景,看ta脸红心跳… 啧啧,克制中带着暗涌,带感!
2. 别光说“玩什么”,聊聊“为啥喜欢玩”!
谈判时大家习惯讨论具体项目:“捆绑”、“SP”、“ #K9 ”,再细点就是道具、部位、力度。但如果是俩小白,这样很容易对实践中的“突发状况”产生不同理解。就像故事里,男生觉得“哭=痛苦/不满”,女生却觉得“哭=强烈情绪释放/超爽”。
建议:多聊聊某个#XP 或幻想背后,让你兴奋的本质是啥?比如:“我的点在于那种强烈的情绪冲突感”。这样就能更自然地引申出具体场景:“比如玩到特别嗨的时候,可能控制不住大哭,那种彻底释放的感觉超棒,然后特别希望被紧紧抱住安慰…” 让对方理解你爽点/雷点的根源,能大大减少误解。
3. 对方要是“闷葫芦”,你得主动“撬开”ta的嘴!
实践过程中,如果你的partner话很少,表情动作反馈也少,不代表ta没想法! ta心里可能翻江倒海,只是社恐发作,表达无能。
建议:这时候需要你主动出击,温柔引导!别光埋头操作,时不时问问:“这样感觉怎么样?”“喜欢这样吗?”“重一点还是轻一点?”“有没有哪里不舒服?” 鼓励ta说感受,哪怕只是点头摇头。一句“别紧张,想到什么随时告诉我”也能让ta安心不少。
4. 说不出口?那就打字吧!不丢人!
不少社恐圈内人都有过这种操作:面对面紧张到不行,直接掏出手机打字给对方看!甚至有人紧张到躲进厕所,用手机跟外面的人交流…
建议:如果紧张时刻实在开不了口,打字真是个好办法!比说话有更多时间组织语言,表达更准确。而且,当对方愿意耐心等你打字、包容你的局促时,那种被接纳的感觉,反而能拉近亲密感!
5. 别急着“上高速”,找到舒服的节奏最重要!
有个朋友说,她的实践经常开场变“话痨大会”。俩人都紧张,坐床边没话找话,试图用聊天掩盖尴尬。结果聊得越多,越难进入状态,脱个衣服都扭捏半天,进行时眼神各种闪躲,受方恨不得把头埋进地里…
建议:放轻松!没人规定必须直奔主题。 允许自已有个预热过程。紧张就聊聊天,喝口水,放点音乐,或者先进行些非性的肢体接触。社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。当你们在非“战斗状态”下也能自然相处了,那些更亲密的表达和实践,也会水到渠成。记住,舒服自在才是第一位的!
说到底,社恐不是缺陷,只是一种特质。在BDSM探索的路上,多一点耐心,多一点奇奇怪怪但有效的沟通方式,找到属于你们俩的节奏,那份藏在紧张下的渴望与美好,才能真正被释放出来。
最新评论
??
嗯
我也是这样想的
额
专业,很透,符合这个事。
哈哈哈
过两年了,还要吗(○゚ε゚○)
偶然考古,受益匪浅,请问有任何人任何渠道能认识一些同好吗,虚心请教一下,希望能有机会被看到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