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在圈内,遇过各式各样的人,也看过不同的玩法与文化。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圈,自己的渴求与欲望。而我今天想聊的,是关于小圈与管教这件事。
说到小圈,总有人会问:那和大圈差在哪?
最常见的划分,大概是这样:
小圈——SP
大圈——SM(或BDSM)
然后就会有各种声音出现:
那打屁股以外的都是SM吗?
小圈不涉性,SM就一定有性吗?
SP只是情趣,不是SM!
……诸如此类的争论,永远不会停。
但说实话,我没有、也从来没打算,去定义谁对谁错。
我又不是在写论文,就算是论文,也不必硬下结论。
每个人都可以画出自己的边界,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。你怎么快乐,就怎么来。
而我真正想谈的,是管教。
最常被问的问题大概是:管教真的有用吗?
我的回答是有时候有用,有时候没用,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自律的时代。
走进书店就可以找到一整排,你可以不一样、自律,找回自己的人生、自律的人才有自由诸如此类的书。
我们被这些口号包围着,仿佛不够自律就等于失败。
如果有人选择不那么自律,他立刻就会被贴上标签:懒惰、不值得依靠、不负责任。
我也追求自律。
我知道外在奖惩会带来副作用。
心理学上有太多实验证明,当一个人因为外在的奖励(比如金钱、赞赏)而去做原本喜欢的事,他最终会失去那份单纯的快乐。
久而久之,他不再为了热爱而行动,只会为了奖赏而活。
所以我知道,外在动力的陷阱。
但我仍然认为,小圈里的他律并不全然那么不堪。
人类的欲望与需求,不可能全都用理性分析去否定。
有些人追求管教,不只是为了刺激,而是一种深层的心理机制在运作。
其中,我想先谈的,是罪恶感。
我们多多少少,都被中式教育养大。
你做错了,我要骂你、罚你,这样你才会进步。
这套逻辑,深深刻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。
久而久之,有些人把这样的价值观内化,变成了对自己的苛责。
我不够好我做错了我应该被罚。
而当他们在管教中被责罚时,会感受到一种奇异的释放。
那种被惩罚的瞬间,罪恶感好像得到了安放。
在疼痛与训诫之后,他终于能稍稍原谅自己,再一次努力成为更好的人。
直到下一次,当他又觉得自己不够好时,这循环再次开始。
那这样的管教,有用吗?我认为,它确实能起效。
但若没有伴随着理解与探索,那就只是暂时的麻醉,治标不治本,甚至可能是饮鸩止渴。
惩罚让我们暂时摆脱自我厌恶的泥沼,但如果我们永远依赖外在的惩戒来确认自己,那终究会活在别人的标准里。
因为好本来就没有一个普世的标准。唯有当你真的相信‘这样的我,也没错’那份罪恶感才会慢慢被治愈。
不过,我也理解,有些人暂时还没有力量去面对那一切。
那时候,管教或许成了一种过渡,在无力的时候,透过他律找到继续生活的力量。
我不觉得那是错的。
只是我希望,这样的管教最终能走向结束。
让一个人不再是因为自责而被打,而是因为理解而学会放下。
我期待这样的管教只是暂时的、阶段性的。终有一天,他不再需要被责罚、不再被自责驱使与控制。
最新评论
??
嗯
我也是这样想的
额
专业,很透,符合这个事。
哈哈哈
过两年了,还要吗(○゚ε゚○)
偶然考古,受益匪浅,请问有任何人任何渠道能认识一些同好吗,虚心请教一下,希望能有机会被看到!!!